潘正伯

电脑是个什么东西?我们怎样认识电脑?

我本人的认识过程是这样的:最先,我看到了它的计算功能,我认可它是速度极快的“计算机”;后来又看到它的逻辑功能,我认可它是判断精确的“逻辑机”;再后来看到它的记忆功能,我认可它是一台检索方便容量巨大的“备忘簿”“图书馆”“资料库”。

随着各种汉字输入方案的涌现和不断改进;随着各种字处理软件的涌现、改进、日趋成熟、愈来愈好用,电脑已经轻松愉快地取代了我们日常频繁使用的书写工具——笔(包括:毛笔、金笔、钢笔、圆珠笔、签字笔等)。

随着配套外设的涌现和不断改进;随着各种图形处理软件的涌现、改进、日趋成熟、愈来愈好用,电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画笔、画布、图纸、图版、各种彩色、直尺、圆规、绘图仪……等的代用品。它可以很方便地协助我们设计出图纸、绘制出各种图画和图案。

随着电脑速度的提高内存容量的增大,新外设的涌现和不断改进,电脑不仅可以很方便地处理静止的单张图片,它能比传统照相馆更高明地修补、缩放、敷色、加印各种图片;而且能够取代录像厅播放VCD和DVD光盘。取代游戏厅播放各种游戏软件。不仅如此,在配上刻录机后,它又成了个人VCD|DVD的制作机,可以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录像刻盘,让亲友们共享。

以上种种用途加到一起,一言以蔽之:所谓电脑者,一个有多种用途的工具也。

以上认识是在单机运行条件下形成的。

1998年我去青岛担任一家外资公司(DACOTAHMARKETING&RESEARCH)办事处首席代表,我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铺设光缆,通过因特网把青岛办事处与远在明尼苏达州的公司联通,使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能实时与公司有关人员保持密切联系。项目的下达和上交,质量的检验和改进,工作与财务报告的呈报和批示等,无一不是通过E-mail来回传递。在因特网上像打乒乓球一样,一来一往,紧张有序地进行着。最紧张时,一个程序员一天中与公司之间多达13-14份E-mail的往来。公司也直接用E-mail下达通知、征求意见。即使在一个办公室里,相距咫尺,为了不干扰他人工作,有时为了保留记录,同仁之间也往往使用E-mail而不用语言交谈。

每天,工作人员进入办公室后(办公室里照常是不关机的),第一件事就是接收E-mail,然后按轻重缓急答复这些E-mail或写作、发送自己应该发出的E-mail,其中大量是深深涉及业务的(或者说这就是业务)。下班前,将最后一批E-mail发出。除了偶尔参加一些会议、讨论外,这大概就是信息界员工的基本工作方式。

于是,E-mail成了我们不可或缺的生命线。万一网络不通,我们就没工作可做,变相失业,日子很难过。

在公司以外,随着网络的普及,我们可以在网上阅读很多好文章、好图书,及时查阅各种急需的信息(如:天气预报、查分、查票、专利、股票、汇价、新闻、各种行情等等)。通过网上购物迅速而又便宜。国内外的亲友,进入MSN后就像同处一室之中一样,免费交谈交流,异常方便!

“海内(应该再加上‘海外’)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,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这些前人宏伟的理想,因特网将它们变成了现实!

有了这些经历,我对电脑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:联上因特网的电脑已经远远不只是一种工具,而是一个环境,一个我们在其中赖以生存的环境。现今我们是信息社会中的人,它就是信息社会中的空气;我们是信息社会中的鱼儿,它就是信息社会中的水。在信息社会中,离开它是须臾不能生存的。

信息社会的基本标志物是什么?就是因特网。

近年来因特网在我国发展很快,据说网民已经超过8000万,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网络大国。

但是,也应该看到我国网民的低龄化现象很严重,很多大中小学生上网的主要“任务”是玩游戏。而许多各行业的专家、作家,甚至终生以计算机为业的学者,却往往对网络采取疏离态度。好多有条件的人至今不谋求给自己安装电脑,有了自己的电脑也并不积极上网,上了网的也并不在意E-mail的收发,使电脑行同虚设。

每一个人都可以而且应该在信息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,像在城镇中一样,先在大门上钉上你的门牌号码,那就是你的E-mail信箱地址。然后,你可根据自己的专业、兴趣爱好开设一个或几个“铺面”,那就是你的网页(网站)。凭藉它,你可以面向世界开展你的活动。总之,你首先要确立自己在网上的存在,否则,你将成为一个被时代抛弃的人,不管你有多大本事。这话刚写完就需改正:不是它抛弃你,其实是你抛弃了它。

(2004-03-08)

作者系山东科技大学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