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牟艳芬

亲爱的婆母,您好!

您离开我已经八年了,这八年您离我太远了,远得我无法再与您触膝谈心,今天我只好把要对您说的话写下来,却又不知怎样才能把它邮寄给您。

男怕入错行,女怕家错郎。我处男朋友时,母亲的要求是,婆家人口要少,关系才能好处,否则怕我侍候不好婆家人,就等着去受气吧!听娘家的邻居说,我出嫁走的那天,母亲痛哭一场。她是在我的舅父、姑妈等人的劝说下,才同意我的婚事的。我偏偏嫁入了上有公公、婆婆、奶奶婆、大姑姐,下有小姑子,小叔子的一个大户人家,十多口人挤住在一个不大点的平房里,且与奶奶婆同住一炕。在母亲看来,我后半生是逃不了受气的命了。她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疼的女儿跳进了火坑,能不痛哭嘛!

如今我与您的大儿子已恩恩爱爱生活了三十多年,三十多年来,虽然曾吃过苦受过累,却从未受过气。婆家人一起疼我、爱我、呵护我,叫我庆幸自己没有嫁错郎。当亲友们与母亲谈起我这美满的婚姻,母亲回应说:“瞎猫碰上了死耗子”时。也该把悬着的心放下来了吧。

当我起早下厨房与婆母您一起做饭时,您会说:“再回屋睡一会吧”。尽管我依然每天起早做饭,心里却总是热呼呼的。当我煎鱼鱼就碎,正急得不知怎么办时,刚下班的小姑子放下背包,马上洗了手来帮忙。当我怀孕想吃萝卜,却偏偏季节不对,哪都买不到时,大姑姐千方百计弄来了萝卜菜。我是个不禁冻特怕冷的人,大姑姐为我一针针钩出了精美的毛背心,我真是穿在身上暧在心里呀。当我和面准备做面条时,还在中学读书的小叔子会抢过去和面,还乐哈哈的说:“等我毕业了下乡,不会做饭哪行,趁着在家先学习学习”。(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,中学毕业生都要上山下乡去当农民,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。)下班回家晚了,婆母您会为我路上的安全担心,甚至抱怨您的大儿子不该让媳妇骑车,而应让媳妇坐车。奶奶婆不舒服,婆母您会给奶奶婆单做小灶。别看老老少少好几辈,一大家子人却从不红脸、拌嘴、闹矛盾。

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,我搬到了柴草市,虽然离开了婆母您的家,但您对我的关爱却始终伴随着我。您大儿子出差一走就是一、二个月,您得知我领着孩子在家舍不得吃细粮的消息时,竟含着泪劝说我:“别把好吃的都留给男人吃,得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,你看哪家女人走了男人能守着?”天呐,儿子才是您的亲生骨肉,您疼儿媳妇一点不亚于疼亲骨肉。遇上您这样的婆母是我几世修来的福啊!上个世纪七、八十年代在吉林六中上班的我,有时要去市教育学院学习,而市教育学院与婆母您的家很近。只要您知道我在市教育学院学习,一定会为我准备好午饭。儿女们相继成家了,您老人家也不肯享享清福。姑娘、姑爷、儿子、儿媳、孙女、外孙,个个都是您的心头肉。怕二儿子家冷,您一针一线的缝好了棉门帘子给二儿子家送去。为了照看小孙女,大雪天,您起早贪晚地往返于江南自己的住处和北京路的老儿子家,您的儿媳个个都生了女孩而没有男孩,您告诉我:“男孩女孩都一样,有出息的女孩,比那些不学好,让人操心的男孩强百倍。”重男轻女的老人不少,可这么通情达理的老人不多。只可惜您才被我叫了二十五年的妈妈,妈妈您就与我阴阳两界了。

亲爱的好婆母,虽然您的名字尚桂茹不被更多的人知晓,但并不影响您是我心中的楷模,您靠着自己的勤劳、节俭、善良、明理,把一个十多口人的大家庭操持得令人羡慕。您从吉林市食品厂普通工人的岗位上退体后,倾尽自己所能帮助周围的人。您自己从小没了亲娘,却像亲娘一样的疼着儿媳。无论是您单位的同事,还是邻居,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,了解您的人没有不说您好话的。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却于1999年撒手西去了。真应了善有善报那句老话,您中午还侍候家人,为回家吃饭的二儿子煮饺子,下午一觉睡去再未醒来。您操劳了一辈子,以善终画个完满的句号也是您的福份。这种福份可不是谁想要就能要得来的。

可以告慰婆母在天之灵的是:您的这些子孙后代都过得挺好,个个都住进了楼房。谁家都不用挂上门帘子御寒。吃得饱穿得暖,孙辈中除了您最小的孙女还在上大学外,个个都有了工作。如今您的儿媳我已经当上丈母娘,您的大女儿还抱上了大孙子。全家人虽说不住在一起,可距离阻不断亲情。相聚时少了您,才是我们最大的遗撼。

“如果妈还活着,咱们家会更好。”这是您的这些儿女们相聚时常说的一句话。亲爱的妈妈,我的好婆母,您干嘛走的那么急呀。

2007年12月8日